这个世界上的举人甚至是状元都多的去了,相关的文章也不少,对一个外国的国家的图书馆而言,实在不是什么值得在意的。  能让这个故事被孟买国家图书馆收藏,让很多人知道是因为这故事本身的诡异与从内到外的不正常——这故事被收藏并在小范围内有一点名气的时候《谷神记》还没有现世,还没有出名,还没有这般影响。  是这举人身份与这篇文章本身的不协。  文章的风格以及格式艺术水平以及承载的思想,与作者的身份经历,以及生前所留下的一些其它诗词文章有着极大的割裂,没有一丁点可以关联上,就好像是两个人写的一样。  但凡是看过那本书的人,绝对想不明白一个举人怎么会写出那么一个,剧情支离破碎,语言直白又颠三倒四,逻辑混乱,分不清主次,这边写了几句,因为一句话就扯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情节一笔带过的言语不详,很多不甚重要的地方充满着许多情绪的描写。  写出这么一个糟糕的故事。  夸张一点说,就是随便找个会识字的都能比这要写的好。  唯一与之相似的可能就是张怀素同样在晚年写出的那一本与自身经历,过去所学所感所写完全不同,有着巨大割裂的道门禁忌《谷神记》。  也正是因此,《谷神记》透明之后,对此有所了解之后查了一下,这才发现原来这两本书,两本书的作者之间还有着这般联系。  另外就是这本书内容上的古怪。  这本被张举人在晚年临终时所拿出来的,被他视为对他最为重要的,写的最有价值的,要子孙当作传家之秘好生珍重的最后作品。  不是什么某个家族子弟因为不行正道,或放纵纨绔,导致家破人亡凄惨结局以作警醒的寓言。  也不是提炼出来的某些片面的,代表着一部分社会运转规律或者人性的感悟道理。  也不是最为朴素的一个筷子能折断10根筷子折不断,劝诫子孙兄弟齐心,夫妻和睦的良言。  而是一个少年出家拜入道宫,在道宫中所经历的一段诡谲难言的恐怖经历,然后逃离的诡异劝学。  故事的内容大概是…  江浙地区有一道人号天宝,相传道术通神,能呼遣飞禽走兽,好炼丹,有长生之法,岁1700之余,言孔子诛少正卯,尝谏以为太早,汉楚成皋相持,曾登高观战,极富盛名。  君王公卿闻之,除程颢外深信不疑,为求长生,修天宝宫以侍。  天宝宫附近有一张姓人家,生有一子,自小聪慧,识得不少字,得以进入长生殿,成为一个烧火的道童。  长生殿就是炼丹房,这是天宝宫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产业,叫这个名字不是以求炼制一颗长生不死药,而是他们本身就在练一种叫长生丹的丹药。  到底能不能让人长生不知道。  但确实是让长生殿让天宝宫得以兴盛,是其受到如此追捧的根本。  可以说整个天宝宫其实就是一个以长生殿为核心的庞大的炼丹作坊。  要不是长生殿的烧火童子与丹师在炼丹之余也需要学习道藏,仪轨,每日要打坐上香,观想内练,同时天宝宫中还有一些只负责打扫,负责接待信徒香客的,专注于道学研究的养道殿道人,直接将天宝宫改名为长生殿,或者将长生殿叫做天宝宫也无不可。  首先长生丹想要炼成,需要的药材极多,有着数百种。  被放在瓷瓶里面的好像是水一般流动着的银子的汞,金灿灿的传说中的金子,或是什么彩色的金属,或者是赤红的朱砂,脸庞一般大的灵芝,或是什么虬龙一般的树根,或是看不出是什么怪物,仅从的骨头可以猜测原体必然异常的庞大的异常狰狞可恐,拿着就好像是石头一样……  每一样都不是普通易得之物。  为了这些的药材,甚至设有造作局,应奉局,全国各地,四夷之所,海外安南,无时不在收集,两淮长江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通往天宝宫的牛马车队里排成一线。  与原料无尽繁多相对的是长生丹的产出非常的低。  往往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的炼制才可能成功一次。  每一次的炼制都需要将之前所说的那些药材,或者说那些材料,经过分别处理之后,根据丹方分别称量标重,接着按照顺序放在长生阁那个那一方厚重的大药鼎中熬煮。  烧火童子的工作便是在这时候控制着火候,什么时候该小火,什么时候还大火,烧多久,不出错误。  丹师以多种原始却又有些精妙的手法按照时间对药物提纯、过滤。  最终将一大锅药材熬到只剩下拳头那么大小的药胚。  一次炼丹的准备工作便完成。  由丹胚到长生丹的最终炼制过程,具体需要什么技术,经过什么仪式,整个天宝宫只有天宝道人掌握。  这个天宝宫的真正的主人,也只有这时候才会现身。  平日里他都是待在道宫的西北角的一个被封死的,窗户与门,全部都用黑色的布内外包裹着的,没有名字也不知道名字的宫殿中。  禁止哪个地方任何人靠近、打扰,但凡发现有人有着一点点靠近,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只要被发现了都会遭到极为严厉的惩罚。  有人说是因为那宫殿里面尊着一位未知的诡异的古代神明,宫主每日是在里面礼神。  也有说那里面是一尊特殊的丹炉,可能是禹王留下的神鼎,因为每一次长生丹都是在这宫殿中进行炼制的,不离开是担心宝贝被人偷了去。  不管是什么,可以确定的是宫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