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无命得知了自己,不,应该是李掌柜的身世。  李掌柜,原名李昌,他爹是兴郡关城巡城校尉,算是兴城的保安团一样的队伍,而李昌的爹李勇兵原本是东方家的一名家丁,因作战勇猛屡立军功。同时有一次还救下了东方家少主。后被委托为北方的细城做守备。  但在十几年前征伐卫国犯境势力聚集当地流寇形成的武装团伙时,被敌方用军弩射中了左腿,负伤后,调任到兴郡关城任巡城校尉。但因在此期间多次向上举荐有才的士卒,备受兴郡士卒的尊敬,但在去年在一次对牙行的围剿中,第一个杀进院子里,但没想到对方有一位八阶高手,把他打死了。而他有两个儿子,一个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另一个就是李掌柜。他小时候就和城里的掌柜学习经商而且没有练武天赋,后来就当了一名客栈掌柜。  这就是先前的军汉对他尊敬的原因。  不过八阶高手?这也不是个简单的世界啊。而在墙上挂着的一幅地图,这是他爹在担任十年巡城校尉期间凭借自己的经验绘制出来的。  他查看地图发现在整个殷湖走廊中部,依靠着兴郡关城,建立起一条长长的由燧堡,军寨和军堡组成的防御体系,这就使得一马平川的殷湖走廊有险可守。  不过,就算现在这一套体系糜烂了,也不至于想介绍里一样被周国的一支偏师攻破啊,究竟有什么问题呢?  李无命一时想不明白,算了,凭已知的东西无法推算出精确的结果时,推再多也白搭。  “登登登”背后的房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李无命推开门一看是一个男人,腰间挎着剑身着玄青色长袍。  那个人看向李无命不屑地哼了一声,继续向前走。  “什么人啊这是。”  李无命嘟囔了一声向下走去。现在是下午了,但阳光不能给人带来温暖。  今年不知为何格外寒冷,连殷湖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没看到原本应该巡航的北殷家水师,现在换成了北殷家的边军骑兵了吗?  李无命坐在了柜台旁,揣着手,在旁边升起一个小火炉,上边放个壶,再放点茶叶,没错,就是落山叶。  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和尚,戴着棉布帽子,穿着袈裟,手腕上带着佛珠。  伙计走了过去:“大师,上点什么?”  “一碟野菜,一碗面,再加一碟猪头肉。当然如果有一壶酒就更好了。”  伙计说:“大师您说笑了吧。”  和尚说:“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李无命抬头看了一眼:“哟,和尚不打诳语改食酒肉了。”  和尚道:“施主说笑了,只要心中向佛食酒肉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且我此行是为了传播佛法,为佛祖收纳有识之士,而且这天冷啊,不吃酒肉可熬不下去。我一心向佛祖,为佛祖食酒肉,佛祖一心仁慈会原谅我的!”  “呵呵,歪理。”  “但你没法反驳不是?”  “罢了,给他上!”  “好嘞。”伙计往后厨去了。  和尚坐到了李无命面前道:“掌柜的,现在北方可不太平啊,和尚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嗯,我知道北面打仗了嘛。”  “我是从周国西边的梁国来的,施主可以叫我圆安大师。”  梁国国教是佛教。  “你也是真要脸,给自己安一个大师的名号。”  “掌柜的,您大可去梁国问问,我在梁国国都谁人不知,何人不晓。”  “你在欺负我去不了。”  “掌柜的,我看您第一眼就看出您是个有大福报的人,何不舍弃俗务,去往梁国求教?”  “你看看你,现在还想着传教。就是这和骗门的那些话术差远了。”  “施主您可知为何骗术上不了台面,而皈依佛门就被人们称颂?”  “为何?”  “因为骗门靠忽悠,而佛门自己的招牌就能让人加入,给人一种完全不知道自己被骗的感觉。这就是区别。”  “嘿,就真有理,不过对于要骗的人说这些是想干什么?”  菜在此时被端了上来,圆安大师接了过来,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李无命倒了一杯茶,递给了圆安大师:“慢点吃,你吃完能不能回答一下问题?”  圆安大师不顾茶烫,一口喝完,然后继续吃。  临吃完时,圆安大师放下碗筷道:“最近北方在打仗和尚的日子不好过了,而且吴国腹地不方便传教。”  初代吴皇信道教,这使得与吴国中枢联系紧密,且随着初代吴皇打天下的北殷,西郭,南门三家管辖之地也以信道教居多。而最后建立的东方家则没有这么多限制,所以常有佛门中人活动。  “所以呢,我只能在北方多忽悠几个皈依佛门,这样……”  圆安大师自己伸手拿起茶壶倒了一杯茶,一口饮尽。李无命偷偷对伙计使了个眼色,伙计悄悄拿起边上的长凳。  “至少可以吃饭不付钱。”  “留下来!”  伙计把长凳砸向圆安大师,大师身上亮起银光,一臂砸向长凳,长凳被拦腰砸断。  然后大师几个小碎步,几步就跳上了门外的院墙,然后消失无踪。就在此时,楼上窗户破碎一道剑气激射而出,然后远处穿来一声闷哼,显然有人被打中了。  “快去通报巡城司。”李无命对伙计说,伙计连忙向门外跑去。  这时楼上一个人走了下来,此人一身玄青色道袍,一脸高傲。正是先前楼上遇到的那位。  那人说:“太京的铁衣决,太京的风萧步,这是太京十二卫的铁衣卫啊,可他为什么要来这个酒楼呢?”  李无命冷汗下来了,这人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