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跃迁开始后。

看着外界因为跃迁而只剩下无数色彩斑斓线条的宇宙,陈明不由得有些感慨。

这一去,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了。

不过现实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

跃迁很快就结束了。

转眼之间,陈明就抵达了属于他的余辉舰队所停留的位置。

也就是在之前,陈明那艘屈光找到的,有生物存在迹象,同时也存在对人有毒的大气的星球所处的星系之中。

陈明的余辉们此时不在有毒星球上,而是在星系内部的其他一颗处于星系宜居带上的荒芜的星球上。

处于宜居带的星球即便没有大气层,自身环境和温度变化也会相对来说比较平缓。

可以说是相当适合余辉在此停留了。

陈明通过至高点的传感器,可以看到这里的余辉们在他还没过来的这几天并不是什么都没做,而是已经开始了忙碌。

在星球的地表上使用它们从余辉那里带出来的那些物资,建设着一个临时的据点。

当然不是殖民地。

因为陈明的目标是先找到一个足够好的星系然后再进行殖民地的建设。

这也就意味着可能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陈明和这些余辉都能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

在殖民地还没选定选址前的这段时期,不可能说让所有余辉就等着他去找殖民地的。

那效率可太低了。

所以这些余辉最好还是在寻找殖民地的过程中提前做一些事情。

那么一个能够支撑这些余辉个体做事的据点,就是必须的。

这件事情从辉煌和辉耀跃迁几十次,将余辉和物资送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起来了。

所有的能够建设一个小型根据地的物资已经从堆积如山的物资储存点里解包出来,统一堆放在一个独立的地方。

准备的物资的数量甚至可以建设好几个据点。

虽说能负责这项工作的辉煌虽然一直跟着他,但辉煌也可以远距离指挥这里的余辉进行工作。

而且陈明还可以帮助它和另外的几个阿尔法级余辉互相之间联系上。

虽然另外的阿尔法余辉不是专门负责这种星球上的工作规划的。

但它们的计算力摆在这,只要有指挥,按照指挥来计算实际的布置,对于这些阿尔法级余辉来说无疑是非常简单的

而且这个据点需要的功能也不复杂。

只需要建立一个最基础的星港,拥有停泊飞船、检修飞船、物资运输这种功能就足够了。

只要能够作为一个向周边星系派遣飞船进行星系数据的调查的据点就行。

因为现在,这些陈明控制的余辉个体要做的就是帮他确定据点周围的区域之中是否存在着有价值的星系。

不过这里虽然已经开始建设起小型据点。

但对陈明来说有实际意义的最后的据点的位置并不是在这里。

提前解包物资只是为了方便取用,在运输之后也能快速整理出来。

这里建设的临时据点和星港只是一个中转站。

或者说,许多中转站中的一个。

陈明不可能把殖民地建设在距离帝国这么近的,一次极限距离的跃迁就能抵达的地方。

他的殖民地,一定要建设在在更远更深的星空之中。

所以他才会要先建设这样的一个星港。

他需要这个星港的基础上,让一艘巡洋舰带着一部分物资设备和余辉个体的飞船进行下一次极限距离的跃迁。

到下一次跃迁结束之后,再去寻找一个合适的星球建立新的临时据点,同时再建立一个星港。

然后再次在星港周围球形的区域探索有价值的星系。

虽然说这个距离上很难找到合适的星系,概率非常之低。

而且即便找到了合适的星系,陈明也不会选择去定居,去建设殖民地。

但也不是说他这么做会一无所获。

毕竟星系的数据也是可以卖出大价钱的,老板之前也提过这件事。

如果陈明真的能找到一个距离太近他不太好殖民,但是又不错的星系,老板说不定会感兴趣。

哪怕说距离帝国很近的这段距离内真的没有存在殖民价值的星系。

那也不是说就不能探索了。

星空这么大,总会存在很多有价值的事物。

就比如陈明也没想到他的屈光用不稳定跃迁引擎乱飞都能飞到一个拥有好几个有价值星球存在的地方。

所以该探索就得探索。

找到了不吃亏,找不到就当陈明积累一下经验了。

下一次的探索行动肯定会更加顺利。

按照陈明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