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正确的做法。”

朱松不太懂地问:“不献给你皇爷爷,改造出来,还能有什么用?”

在他们的认知里面,这些利于民生的东西,肯定是第一时间上交,换取功劳。

“这就是我今天,来找二十叔的原因。”

朱炫换了个说法,又问:“二十叔还记不记得版权?”

朱松说道:“当然记得,我们的版权,至今还在用,每个月里,还有不少人来我们大明书屋注册版权,也能保障很多写书人的利益。”

那些写书的人,发现自己的书被盗版了,可以拿版权去报官,基本是告一个准一个。

版权的意义,在大明书籍发展的初期,意义重大。

“我想出了一个和版权差不多的东西,叫做专利。”

朱炫讲解道:“专利,就是发明创造的版权,比如我改良了织布机,其中改良的东西,是我苦思冥想好久改造出来的,可以凭借这个技术,来我们大明书屋注册专利。”

朱松又不懂地问:“这有何用?”

“和保护作者著作权一样,保护发明者的技术。”

朱炫继续解释道:“我的建议,是改良出来的东西,不献给皇爷爷,而是用来卖,既卖商品,也卖专利。再用织布机来做比喻,有一个改良的织布机出现后,我就在发明者手中买下专利,代理生产,再卖出给需要织布机的农户,所卖出的钱,还会和专利持有者分。如果没有得到专利授权,就制造这个织布机,无论是商人,还是工匠私下制造,都可以报官罚钱。”

“不行不行!”

朱松可以理解朱炫这个模式,以大明现在的情况,是无法实行下去,摇头道:“小允炫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大明书屋算是经商范围,我们说服了父皇,卖的又是书,问题不大,甚至还能官营。后来父皇也改革一些商业,官营了不少东西,能赚点钱,但仅此而已!你这个专利的运营模式,就是完全的经商,完全参与到商业里面,商贾是父皇最讨厌的群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