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朱允炆的伪明可恶,那么他就要对伪明动手了。

韩钧逃出去之后,一定去了伪明,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伪明没必要继续存在。

军校成立起来了,训练出来的第一批军官,上战场实操的机会这不就来了。

朱炫给蓝玉承诺过,让他尽管开设军校,打仗一事,将来绝对不会少,说的正是对外扩张,从成立军校开始,朱炫就如此考虑,用扩张来培养军官。

把开拓疆域,当作考场,让军校的学生真正地上战场,感受一下真刀真枪是什么样的感觉,只有经历过战争,军校学生才有其真正的意义。

“皇爷爷那边,会同意吗?”

朱高煦更关心这一点。

朱高燧附和地点头。

他们都不想回去被朱元璋惩罚,朱炫给他们的第二条路,如果真的走起来,好像还不错的样子,值得去做,也值得打出去。

尽管他们还不做选择,但心里已经默认,选了第二条路。

“皇爷爷那边你们不用担心,我会说服他的。”

朱炫的话,让他们放心很多,又道:“我既然敢如此提出,就有足够的把握可以做到。”

朱高燧也有疑问,问道:“朝中大臣,也能同意吗?臣听说他们很抗拒打仗,很有可能会反对殿下的做法。”

朝中文武之争,他们作为皇室宗亲,没有不知道的。

开拓疆域,带兵打出去,就是武方面的内容。

文官会反对,那是很正常。

“大明姓朱,不是跟那些文官姓。”

朱炫会考虑文官的想法,但不代表完全被文官牵制,继续说道:“那些文官要是反对,那他们不用干了,大明有的是想当官的人。”

他是执意,一定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