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所长,再不想办法,下个月就没米下锅了!”

王主任在一旁抱怨,高所长在办公室来回踱步。

任务任务完不成,日子日子过不下去。

“高所长,要不保重点,该砍掉就砍掉一些项目吧!”

“你能知道哪些项目重要,哪些不重要?”

“……”

本想着趁着夏天卖冰激凌挣点外快的,14所有成熟的空气压缩机技术,所里专家研究过,造几间冷库不难。

可惜的事没市场啊!

有人提出办养殖场,又有人提出办制衣厂,还可以把家属区那帮女子用起来。

可一算前期投入……就没有下文了。

……

此时的赵国庆回到宿舍,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一份手稿,这是关于氮化镓半导体的可研报告。

跟高院长空口白话有什么好说的,若是给高院长留下一个轻浮的映像,事情就难办了。

工科生没什么好说的,摆事实,讲道理,用数据说话。

赵国庆在去高院长办公室的路上,想了想,还是回头先去毕总工的办公室。

既然被毕总工要到三组,相当于他现在是毕总工的兵了,有什么事,还是先要跟毕总工先商量一下才是。

“下次不能这样了,记忆中在美利坚的工作方式,跟国内是不一样!”

在美利坚,你有好主意,可以直接找boss商议,在你不影响项目工作的情况下,项目的组长不会有意见。

而在国内,好吧……这叫尊敬上级。

“毕老师!”

“咦,国庆,这么快,你见过高所长了?”

赵国庆摇摇头说:“还没有,忽然想到一件事,先跟您汇报一下!”

“哦!”毕总工笑了笑,说:“什么事啊,这么急?”

赵国庆将手上的材料递给毕总工,说:“写了一份材料,请您斧正一下!”

毕总工眉头微皱,事实上他跟赵国庆也就今天才开始接触,知道这个年轻人在无线电、半导体上面的造诣不浅,而且那一套设计思路,让他印象深刻,简直就是天才般想法。

至于为人嘛,似乎激进了一些,对电子管与晶体管的路线有明确的看法。

若是行业大拿,提出未来是半导体的天下,还可以理解。

这么个小年轻说出这句话,太突兀了。

“他完成过哪怕一个项目吗?”

电子管的潜力,哪怕是他自己都感觉还有很大的潜力。

而晶体管,则是几乎完全陌生的领域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小年轻凭什么提出晶体管才是未来。

他或许还不知道,在可靠性上面,107所的人,已经做过尝试了吗?

工科人没那么多城府,心里不高兴,脸上立马就显露出来。

他打开档案袋,心里盘算着若是不靠谱的话,得好好训训面前的年轻人。

此人的天赋和能力是出类拔萃的,或许就是因为这个才飘起来,不能脚踏实地吧。

得好好掰正了,走歪了那就可惜了。

“国庆啊,我还是比较看好你的,所以我还是讲讲,年轻人嘛,有冲劲是对的,但不管怎么样,要实事求是……”

“……”

赵国庆挠了挠头发,这话说的。事实上,加上四十年的记忆,赵国庆一点不把自己当成年轻人。

或者可以说,他的心理年龄是六十往上走了,完完全全是个老怪物。

而且四十年的隐忍,可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可以说,他内心坚如磐石。

但同样,还有一颗二十来岁躁动的心,这让赵国庆时常有种割裂感。

他需要时间来抚慰这种感觉。

“知道了,毕老师!”

毕总工微微摇头,翻开文档。

“氮化镓发光半导体技术可研报告?国庆,这是你的论文吗?”

毕总工抬头看向赵国庆,不是空浮的长篇大论就行,他最怕的就是赵国庆用这些国外刊物拼凑在一起,论证晶体管就是未来。

很多年青人就是这样,搞出惊世骇俗的结论,最后论证后就是哗众取宠。

再看下去,毕总工的脸色有些扭曲。

氮化镓半导体发蓝光,这个现象早在二十年前就有人发现了,当时实验论证,此种发光效能太低,才几十流明每瓦。

这项发现当时就被抛弃了,全世界的科研人员转而去研究碳化硅半导体。

五年后,小日子国的中村修、天野浩、赤琦勇三个人又把氮化镓从垃圾堆里捡出来,他们意外发现,在硅衬底上,加一层氮化镓外延层,可以大幅增加氮化镓的光效,直接上升了十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