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就是应用物理,很多时候就是无意发现的,超高的光效,让氮化镓有了商用的可能,延伸的制造工艺、蓝光激发荧光粉一系列被注册了几十个专利。

一直到2023年,国家的厂商还在为此付专利费。

此时,毕总工时不时看向赵国庆,原本想着该批评批评几句。

可越往后看,越是没底气。

“边界空穴理论!”

“间隙电子激发!”

“……”

暂且说是一篇论文吧,有理有据,不仅仅是引用国外的刊文,上面的理论分析,让毕总工也说不出话来。

不少公式,他也没见过,试着推导一番,没什么错,需要实验论证。

再有些场效应理论,他就看不明白了。

“加了这一层外延层,就能解决吗?有没有什么实践论证?”

赵国庆摇摇头,说:“理论上是这样的,现在需要实验论证。”

“实验,你上面也说了,这层外延层必须要很薄很薄,或许是纳米级别的,现在能做到吗?”

果然眼光独到,赵国庆给毕总工竖起大拇指,他一下子就看到了重点。

外延层的制造工艺,一直是阻碍氮化镓发光半导体商用话的最大阻碍。

氮化镓晶体很容易分解,无法用蒸汽来涂层,一开始是在超真空环境下,用化合物合成沉淀。

成本极高,良品率也极低,造成氮化镓发光半导体的价格昂贵。

而赵国庆从2023年走过来,自然知道最经济,且最简单的制造工艺。

“毕老师,我有办法!”

“你有办法?”

何止氮化镓,还有氮化磷镓,氮化铝镓,氮化铟镓,可都是宝贝啊!